调整思路 因势利导
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农村文化发展又呈现“少”、“ 慢”、“枯”,使得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小富即满,坏习气占领了部分农民的思想阵地。针对这一状况,2007年,任家套村两委班子召开村“两委”会议,大胆调整工作思路,及时组建任家套村文艺队伍。文艺队员全部选自本村,村民们出于个人对文艺的喜好,纷纷主动报名。劳作之余,村民自娱自乐,生活不再枯燥无味,吸引了更多农民积极参与其中,相互切磋技艺的同时,激发出农民的创作激情。
淳朴农村剧 浓浓乡土情
祖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村民,深感改革开放30年祖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家乡的变迁。为记录这美好生活,村民们以村文艺队为基础,自发组织村民30多人,村民李敏一人担当编剧、导演两职,拍摄器材全部由村民自己筹备,剧中人物也全部是任家套村村民担任演员。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个筹办过程,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整个拍摄需投入资金5万元,这个数目对于每个农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关键时刻,村委会大胆拍板,穷尽办法多方募集1万元资金,村民们看到了村里干事的决心倍受鼓舞,王敏等5名主要剧组成员提前卖掉了自家饲养的、尚未出栏的千只蛋鸡、猪、牛,筹措出了主要资金。
从编写剧本、挑选演员到外景拍摄,整个过程历时8个月,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有300余人,村民们聘请了原籍习家套乡原中国农民艺术团的汪平安老师做艺术指导,并演唱电视剧片头曲。一部农民编、农民导、农民拍、农民演的十集电视系列剧《银水村的故事》终于诞生。该剧是一部反映村民生活的农家戏,讲述了村民利用本村采煤塌陷地发展渔业发家致富,从而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的真实故事。
2009年10月,该剧在又通过了有关部门的审核,获准在古冶区电视台播映。由于故事全部取材于村民自己的身边事、身边人,观众看后不仅感觉演员面孔熟悉亲切,而且剧情真实感人,因此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在全区也引起了强烈反响。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也陶冶了情操,受到了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风生水起 异彩纷呈
以村民中心文化活动站为活动阵地,以村民文艺队、电视剧剧组为业务骨干,任家套村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一发不可收。2010—2011年,区、乡文化部门积极向上级申请,为这村文化站新添置价值3万余元的二十几个类别的2000余册图书,指导建成了农家书屋;添置价值1万余元的健身器材8件,新开辟健身路径2条;添置露天电影放映投影器材一套;添置多动能音响一套;成立了未成年人活动站及留守儿童代理妈妈爱心驿站。乡文化站工作人员经常放弃节假日及时到村指导文化活动,先后结合当前农村工作协助、指导创作歌舞《金山美》、《荷塘月色》;《计划生育政策好》、《交通整治三句半》、《娘俩说事》等三十几个群众喜爱的文艺作品,受到周边村民的热烈欢迎,多次代表区、乡到上级部门演出并获好评。2011年,习家套乡文化站首次举办迎新春“欢乐乡村大舞台”文艺汇演,为广大村民搭建了展示自我、交流互动的新平台,全乡11各党支部的近30个节目参加预赛,最终17个节目参加决赛角逐,任家套村文化站选送的三个节目,其中有2个节目获一等奖,一个节目获3等奖。
为满足广大村民的要求,村文化站做到了天天有演出、月月有主题、季季有亮点、年年有汇演,年内三节日。每天晚上,村民们不用施粉末、不必化妆就可以自由登台演出,演出形式内容不拘一格。每个季度文化站结合时令安排“迎新春,颂模范”、“团结互助,科技兴农”、“春华秋实、颂党恩”、“红歌唱响国庆,双喜送入农家”等系列专场。每年年底,全村老少聚在村民中心,欢度春节,表彰道德典范。每年的正月初一、初五和十五这三天是村里的盛大节日,演员们身着盛装,敲锣打鼓表演热烈喜庆、规模宏大的大秧歌,男女老少都可上场,人员最多时达上百人年龄最大的达76岁,最小的仅5、6岁。夏天,村里组织消夏晚会,除文艺队员有固定节目外,每个村民都可以随意上台竞技、演出节目,节目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五花八门,真可谓农民上镜,百姓登台。每到周六晚上,村民们便早早地拿着小板凳,等候在村民中心,准备收看露天的电影。闲暇之余,村民有的到“农家书屋”阅览充电;有的到健身广场强身健体;有的到棋类、牌类娱乐室放松休闲;未成年人有了释放心灵的空间,他们谈笑风生,相互交流;留守儿童有了代理妈妈,不再孤单无助,重新找回了自信。
伴着优美动听的音乐旋律,徜徉在银水河畔整洁的村间小路上,看着老人、孩子们脸上绽放的笑容,听着男女老少嘴中哼着小曲儿,到处弥漫出生活的幸福味道……
健康向上 文明和谐
农忙时,村民劳动在一起;农闲时,村民娱乐在一起。劳动中他们互相帮助,娱乐时彼此合作,生活上互通有无;赌博打架的没有了,邻里不和睦的少了,赡养老人、孝敬父母的多了,社会风气明显好转。
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文体活动吸引了农民的视线,通过有益的活动,健康的信息输入了农民的意识并占据了他们的思想主阵地,一些“功、法、邪、说”没了市场,成了过街老鼠。如今村民就信一个理:只有党的好政策才能让百姓富裕,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相互融合的机会增加了,干群之间的距离缩短了,隔阂消失了。村民更加信任干部,干部倾心服务于村民,干群实现高度和谐统一。
春华秋实而立年,风劲扬帆正当时。文化活动站为平台,乡土剧的拍摄热播为引领,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的相继创作上演,多功能活动场所的日益完善,不仅美了村民、乐了村民,更重要的是聚了民心、正了村风。村民的思想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党的声音、惠民政策、乡村文明道德建设规范正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广大村民的心田。信心百倍的任家套村人在党的领导下,正昂首阔步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康庄大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