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各庄镇前殷各庄村精神文明创建案例
范各庄镇前殷各庄村地处古冶区西南侧,吕家坨矿东南侧,全村现有耕地1570亩,人口420户,1240人,共有党员39人。几年来,该村通过鼓励和支持村民自发组织村民表演队,宣传党的政策,变过去生硬说教,枯燥的文字宣传,为现在的寓教于乐的自编自演的生活小品、秧歌表演、扇子舞、腰鼓表演、皮影戏等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贴近生活、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文艺表演,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促进了村庄快速、和谐发展。
背景: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深入,前殷各庄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2008年整体搬迁以来,该村加强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红顶白墙等“六个统一”的标准,建设成为河北省新民居建设示范村,使该村村容村貌得到了翻天覆地的改善。但,随着村环境的改善和物质生活的不断提高,村民的思想也随之经历了一场深刻的变革,呈现多元化的心理态势。一是封建迷信活动不同程度地存在,思想空虚。二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腐朽思想乘虚而入,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不同程度存在。群众见面沟通机会不多,在一起的集体活动少,再加上不少党员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够重视,导致村里精神文明工作落后,邻里纠纷不断,影响了村庄的发展。
该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针对村这些情况,带领两委一班人认真分析、查找原因,发现以前村里的文艺活动极少,虽然家家有电视机,但群众在一起沟通少。村中的文明礼仪教育和道德教育只是落实到宣传栏内和广播里途径单一,方法陈旧,与现实生活相距甚远,老百姓不感兴趣。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正常开展。村两委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完善村文艺队伍,用文艺演出的形式进行宣传教育,以此推动全村的文明建设。
做法:2008年该村搬迁并建成省新民居建设示范村之后,村容村貌得到了很大改善,夏日的晚上村庄里也是灯火通明,三三两两的群众在路灯下活动,有的打牌,有的唱歌,有的闲聊。村党支部书记看到这些情况后,与村两委商量决定按照村里的规划设想,加大村精神文明建设力度。于是他找到皮影爱好者、年近八旬的村退休老支书蒋永恒商议,希望老人带头发挥他们这些文艺爱好者的优势,组建一支文艺队伍,老人历来支持村里工作,欣然同意了。他凭着自己在村里的威望和多年来对皮影的痴迷与执着,开始组建队伍。为了动员群众积极参与,他一次次到皮影爱好者家中唠家常、做工作,劝说这些早已不演出的艺人参加皮影小剧社,经过老人多次做工作,一支近二十人的皮影小剧社建成了。他的举动感染了村里更多的文艺爱好者,自发组建了腰鼓队、秧歌队、歌唱队等文艺活动队伍,目前队伍已扩大到了58人。
村委会看到热情高涨的队员们把活动搞得像模像样,深受鼓舞,在资金短缺的情况下,多方筹措资金近4万余元为文艺队添置了服装、道具,更换了皮影影人、皮影表演台幕,以及各种乐器。村文艺爱好者张金星还把自己建成未用的近600平方米的大院,做为文艺活动场地,无偿提供给大家,取名为“前殷各庄村文化活动中心”。
有了场地和资金支持,如何编演出大家喜闻乐见的节目,成了他们主攻的课题。村皮影小剧社成员年龄最大的81岁,最小的也已经76岁,为了早日把好的节目呈现给群众,也为了传承唐山传统文化,把皮影做的更好,他们克服身体等多方面的困难,多方淘换好的剧本。眼睛看不好,就请人用放大字体抄写剧本,并白天晚上的进行排练。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老人们在原有的《杨家将》、《天仙配》等十几出传统皮影剧目的基础上,已经增加到如今的百余出剧目。同时,他们与时俱进,正在请人编写具有时代特色的现代皮影剧本。为让唐山皮影在古冶传承光大,他们还调动年轻人参与的积极性,发展、传授更多的人学习皮影技艺,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皮影。同时,村文艺演出队伍,在村文艺爱好者魏云芳的带领下,利用空闲时间,编排了小品、舞蹈、歌曲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二十余出。她们还根据身边人、身边事以及党在农村的新政策,自排自演了反映婆媳关系的“婆媳去赶集”、反映新型婚育文化的“幸福一家人”、反映农村合作医疗政策的三句半等节目。每逢节假日、农闲时就在村文化活动中心为大家演出。目前,各种文化活动已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文明、进步的生活观念更加深入人心,不仅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更加快了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步伐。
群众们都敬佩的称老支书蒋永恒为“夕阳领队”。
效果:宣传党的新政策,倡导文明新风尚,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不只停留在宣传栏内、喇叭里,更要不断更新方式,改变过去枯燥乏味,群众兴趣不大的陈旧宣传形式,而以新的方式代替。目前,该村几乎每天晚上都有丰富多彩的、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活动,宣传面大,对村民的教育、激励作用也大,还带动了邻近一些村及社区的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来。村里扎堆打牌、搓麻、闲扯的不见了,卫生整洁了,赌博打架的没有了,邻里不和睦的少了。赡养老人、孝敬父母的多了,社会风气明显好转,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显著 。全村连续几年没有村民上访,没有失学儿童,没有不赡养老人的现象,无邻里不和、家庭纠纷现象。2011年全村人均收入达到了9500元。
启示: 当前,我们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农村各项事业都在蓬勃发展。人居环境改善了,村民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村民的精神需求也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提升了。思想状态呈现出多元化,阵地建设尤为重要。前殷各庄村采取群众自发组织、集体资金支持的形式,以形式多样的文艺表演丰富了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提升了村民的思想觉悟。在社会发展中,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坚持新颖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实效性,才能真正做好农村思想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