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单位:古冶区习家套乡任家套村
推荐单位:古冶区文明办
古冶区任家套村位于习家套乡境内,全村总面积1396亩,人口2238人、723户,村党支部有党员48人。近年来,该村在不断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创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百姓文体活动,特别是引导村民自编自导自演乡土电视剧,促进村庄和谐发展和文明生态村的建设,引领文明的乡村风情。
背景:
随着新农村建设进程的不断深入,广大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然而,有了丰富的物质生活后,部分农民不是追求高尚的精神生活,而是贪图享乐,不思进取,小富即满,坏习气上身。其实,这些问题的症结就是“闲”、“少”、“枯”、“慢”,即农闲时部分农民闲来无事,村里的业余文化活动少,村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枯燥,农村对上级的政策精神传达慢。针对问题,任家套村组建村民文艺队,以丰富的文体活动祛除症结,用健康文化占领思想阵地,尤其是今年,还鼓励支持村民自编自导自演乡土电视剧,演绎乡土真情,大力倡导农村文明新风。
做法:
1、发动群众,因势利导。任家套村不少村民有评剧、皮影等民间文艺的功底,素有年节扭秧歌的习俗。 2007年,村两委牵头组建了“任家套村文艺队”,文艺队员们农忙劳动,农闲排练,适季演出,随节搭台,自娱自乐。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文体活动不仅吸引了更多农民,还激发出农民的创作激情。祖辈生活在这块土地上的村民,深感改革开放30年祖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家乡的变迁。为记录这美好生活,村民们以村文艺队为基础,自发组织村民30多人,“农民编、农民导、农民拍、农民演”,拍起了十集电视系列剧《银水村的故事》。
2、农民原创,乡土风情。《银水村的故事》是一部地地道道的农家戏,以村民生活为素材,讲述了村民利用本村采煤塌陷地发展渔业发家致富,从而带动周边群众共同致富的真实故事。村民李敏一人担当编剧、导演两职,拍摄器材由村民自己筹备,剧中人物也全部由任家套村村民出演。从编写剧本、挑选演员到外景拍摄,整个过程历时8个月,参加演出的演职人员有300余人,涌现出一批“农民化妆师、农民音响师、农民歌唱家、农民剧作家”。同时,村民们聘请了原中国农民艺术团的
3、群众主体,村庄支持。农民拍摄电视剧困难自然少不了。首先是思想。由于村民的传统观念所限,男女村民频繁接触,整天在一起演戏,有一定的家庭阻力,甚至还招来贫嘴之人的风言风语。一些人轻视的目光,旁观者的冷嘲热讽也时常困扰着剧组的拍摄,面对阻力,剧组成员不屈不挠,村干部不辞辛苦,平息不实舆论,打消村民顾虑,使村民们愉快上镜,不仅按时优质完成了拍摄工作,还在村里营造了开放文明的氛围。其次是技术问题。什么分镜头、仰拍、俯拍等等对于扛惯了锄把子的农民们完全不知道。开始只是一味拿着平时给别人拍摄婚礼现场的摄像机对演员、场景进行了简单地记录,结果弄得一塌糊涂,画面不稳,人物呆板,场景苍白。王敏等人没有气馁,经过向专业人士请教,和查阅相关资料技术难题最终悉数解决。除了拍摄时的困难,后期制作阶段又遇见了拦路虎,原因是农民们完全不懂剪辑。为了最终完成作品,剧组主创们一边在网上查找学习与剪辑有关的资料,一边摸索实践,经过剧组成员的不懈努力,《银水村的故事》最终以亮丽的姿态走上了银屏。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整个拍摄需投入资金5万元,这个数目对于一个农民家庭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鼓励村民这种文明健康的娱乐形式,村委会还多方募集,为剧组提供了1万元的资金支持,这让村民们倍受鼓舞,王敏等5名主要剧组成员提前卖掉了自家饲养的、尚未出栏的千只蛋鸡和不少猪牛,筹措出主要资金。
4、以点带面,全面开展。以村民中心的文化活动站为阵地,以村民文艺队、电视剧剧组为骨干,这村开展了更加丰富的文体活动。组织适季、迎节定期综艺活动。一年四季每季度演出一场,第一季度是农历年的岁末,活动主题是“迎新春,颂模范”, 第二季度是农耕开始的时节,活动主题是“团结互助,科技兴农”,第三季度是收获的季节,七一是党的生日,活动主题是“春华秋实,颂党恩第四季度是相对的农闲时节在农村又是婚嫁、乔迁高峰,十一又是国庆节,活动主题是“红歌唱响国庆,双喜送入农家”。为适应农民习惯于晚饭后纳凉避暑,村里组织消夏晚会,除文艺队员有固定节目外,每个村民都可以上台演出节目,节目形式不拘一格,内容五花八门,使活动真正成为村民的娱乐舞台。另外,农闲时节,还组织村民参加棋类、牌类、球类、器械类等各种体育活动,开展剥玉米、锄地、春联创作等趣味农活比赛。
效果:
《银水村的故事》乡土剧的拍摄,不仅乐了村民,还聚了民心、正了风气。以系列剧的拍摄为引领,该村的综艺活动、益智健身运动也已成规模,日益规范,不断的丰富着村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普及着农业知识,传达了党的政策,促进了该村和谐文明生态村的建设。
农闲不闲。电视剧的拍摄随时吸纳演员,有特长有兴趣的村民随时可以加入到剧组,多数村民积极投身到活动中,不再无所事事。现在的任家套村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月月有活动,年年有创新,大有日新月异之感。
健康文明。喜闻乐见、贴近生活的文体活动吸引了农民的视线,通过有益的活动,健康的信息输入了农民的意识并占据了他们的思想阵地,一些功法邪说没了市场,成了过街老鼠,如今村民就信一个理:只有党的好政策才能让百姓富裕,只有在党的领导下百姓才能安居乐业。
民心归一。农忙村民劳动在一起,农闲村民娱乐在一起,劳动时互相帮助,娱乐时彼此合作,生活上互通有无,赌博打架的没有了,邻里不和睦的少了,赡养老人、孝敬父母的多了,社会风气明显好转。通过劳动、娱乐中的相互协作实现了干群的零距离沟通,干群之间的隔阂消失了,村民信任村干,村干服务村民,全村连续3年无村民上访。如今的任家套村空前团结,民心归依党领导,干群和谐共建文明生态村。
现在村民们又有了新的想法,2010年还要拍摄反映当代农村青年自主创业的第二部系列剧《说说咱村的年轻人》,届时更多村里的年轻人将参与到拍摄之中。